11月16日,比亚迪(002594)第300万辆新能源汽车正式下线,成为首个达成这一里程碑的中国品牌,助力实现双碳目标。
根据官方数据,比亚迪从“第1辆新能源汽车到第100万辆新能源汽车”用时13年、从“100万到200万”用时1年,从“200万到300万”仅用时半年,其在新能源汽车赛道上的加速度与爆发力完美展现。
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表示,“第3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,是比亚迪发展历程中一个重要里程碑,是中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最佳注脚。”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郭守刚表示,“比亚迪积极响应国家号召,坚定方向、矢志创新,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取得了多项技术突破,综合竞争力进入全球前列。”
16日,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指出,比亚迪能取得上述成绩,主要在于(产品)规模体系化,优势明显。数据显示,10月份,宋、秦、汉、元、海、海豹系列车型销量分别为5.7万、3.5万、3.2万、2.8万、2.5万、1.1万,帮助比亚迪当月销量突破21.7万辆,年内累计销量超140万辆。
近日,据车fans创始人孙少军透露,对车企而言,相较于可以通过向经销商压货及其他手段提升的销量数据,更加具有指标意义的是客流量。相较大众、丰田等顶级合资品牌,比亚迪的客流量和市场号召力已显露出较大优势。
另有业内人士称,国内汽车市场消费理念已逐渐发生转变,比亚迪等诸多中国汽车品牌更多地获得了国人的青睐,在新能源领域的深厚积淀和产品力出色的车型,驱动着比亚迪从产品驱动向品牌驱动的全面升级。
来源比亚迪官方
等风来,厚积薄发
“未来的天下是混合动力和电动车,而不是汽油车的。”2007年,王传福公开表示。2008年,比亚迪推出了全球首款量产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 F3DM,正式迈入了新能源汽车时代。
彼时,新能源汽车尚未在国内市场大规模推广,行业前景并不明朗,燃油车才是市场的主流。比亚迪在那个时间节点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,意味着要将有限的资源分到一个很难看清未来的项目上,这需要超强魄力与战略执行力。
这一坚持,就是十几年。而这期间,新能源汽车在国内市场几经起落,诸多新兴品牌在其中被淘汰出局,与比亚迪同期入局的部分车企也逐渐掉队,唯有比亚迪坚持了下来。通过十余年的积累和努力,比亚迪掌握了动力电池等核心核心技术,完成对供应链体系的梳理,在技术、人才、供应链、品牌等多个方面筑起护城河。
来源比亚迪官博
经过国家多年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支持,2020年下半年,新能源汽车浪潮正式开启,比亚迪历经多年的坚持,终于迎来行业风口。根据产销公告,2021年3月份,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燃油车型。2022年,比亚迪官宣3月起停止燃油车的生产,将所有资源聚焦新能源汽车业务。数据显示,今年10月份,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为21.78万辆,年内累计销量为139.78万辆,同比增长233.9%。按照其当前势头,年销量突破180万辆指日可待,极有可能问鼎国内车企年销量榜。
目前,比亚迪以王朝、海洋品牌为支撑,全面覆盖10-30万元主流价格区间,各细分市场位居前列,而随着腾势品牌、仰望品牌、专业个性化全新品牌的推出,比亚迪的品牌矩阵将覆盖从家用到豪华、从大众到个性化,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。
技术是最高级的营销
比亚迪在2020年正式推出基于磷酸铁锂材料研发的刀片电池,通过结构、材料等创新,在使其具备可媲美三元锂电池能量密度的前提下,极大提升了电池的安全性及循环寿命。而刀片电池在针刺试验上的出色表现,进一步展现了其稳定性强、安全性高的优点,也将“安全,才是一辆电动车最大的豪华”深深地印刻在消费者的脑海中。
刀片电池发布之后,不仅比亚迪凭此成功出圈,磷酸铁锂电池也逐渐重回行业主流。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,今年前十个月,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方面,磷酸铁锂电池占比达60.6%,一改此前三元锂电池一家独大的局面。同期,比亚迪动力电池装车量在全国占比达22.66%。
除在磷酸铁锂电池方面的引领之外,比亚迪还凭一己之力带动了国内混动技术市场的发展。
来源比亚迪官博
在2021年之前,混动技术一度被认为是过渡性技术,并不被诸多车企接受。另外,在2020年之前,国内市场混动车型销量主要集中于日系品牌,但其混动车型售价却略高于燃油车型,消费者也一度对混动车型不大感冒。
但比亚迪洞察到,电动汽车现阶段推广存在消费者续航焦虑及使用习惯的问题,而燃油车的环保减排问题也亟待解决,在电动车完全被市场接受之前,势必需要另选第三条道路,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。因此在电动车“不用油”的基础上,比亚迪选择通过插电式混合动力“少用油”的方式来解决能源及排放问题。
2021年初,比亚迪发布DM-i超级混动技术,主打超低油耗,在加速、静谧、平顺等方面全面超越同级别燃油车的同时,其“可油可电”的特点也使其在消费者使用习惯上无限接近燃油车,形成了对燃油车的降维打击。
2022年6月,比亚迪进一步推出DM-p王者混动,不仅继承了DM-i超低油耗的优秀基因,同时大幅提高了驾控性能,做到“不但快,而且省”。
东吴证券在研报中指出,较其他自主品牌和日系混动技术方案,比亚迪以单档EHS变速箱配合骁云专用插混发动机,以更低的成本实现全市场车型百公里油耗的最低水平,技术领先。并且,随汉/唐等高价格带DM-i产品上市,大容量电池搭载上车,纯电续航进一步增加,更好实现“短途用电,长途用油”的节能出行方式。
数据显示,在超级混动技术的引领下,国内掀起混动热浪,比亚迪再度成为最大受益者。2021年销售插混乘用车27.3万台,占市场总份额45.5%。截至今年10月末,其插混车型年内累计销量达70.7万辆,占比超50%。
刀片电池及DM混动技术的案例,都足以展现比亚迪背后的强大技术能力及市场洞察力。对于消费者而言,品牌影响力作用巨大。在汽车工业百年发展历程中,每个耳熟能详的品牌都以其特定的品牌形象深入人心。如宝马的操控性、沃尔沃的安全性等,特定的光环将其塑造成个性鲜明、底蕴深厚的强势品牌。
来源比亚迪官博
国元证券认为,比亚迪依托多年自研技术的积累,在市场上推出的“刀片电池”和DM-i超级混动、DM-p王者混动等产品,每一个都是独领市场潮流,远超竞争对手。在产品设计方面进行了清晰地定位,直击消费痛点,最终将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品牌与“安全”、“长续航”、“经济节能”等定位深度绑定,获得消费者的高度认可,为公司销量的迅猛增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
事实上,除了DM-p王者混动发布较晚,搭载了DM-i超级混动的比亚迪车型均有不错的市场表现。懂车帝数据显示,在近一年时间内,宋 PLUS、秦 PLUS的销量分别为32万辆、19.8万辆。据车fans创始人孙少军观察,目前国内汽车市场已经形成比亚迪标杆效应,即目前新能源汽车10~25万元细分市场中比亚迪一家独大,且效应越来越强。
另外,比亚迪在注重三电等核心技术同时,也在不断兼顾其设计、智能化方面的实力。
设计方面,比亚迪不断迎合消费者对于汽车外观、内饰等更加个性化的需求。2019年,在深圳成立了比亚迪全球设计中心,从法拉利、奥迪、奔驰等世界级车企引进顶级设计师,并搭建企业设计人才体系,优化自身产品设计理念。至此,比亚迪的产品从“技术”单轮驱动转变为“技术+设计”双轮驱动。
智能化方面,比亚迪坚持座舱领域从硬件到软件操作系统的全栈自研,DiLink系统目前已经历四次迭代,包含Di平台、Di云、Di生态、Di开放、DiUI用户操作界面五大板块。DiPilot自动驾驶系统包含两个模块,DiDAS智能辅助技术和DiTrainer教练模式。其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是视觉融合自动泊车辅助系统,系统通过360环视摄像头与超声波探头传感器,可实现对标准停车位的搜索并全自动泊入车位,此外还推出水平车位泊出、自选车位、RPA 车外自动泊车等功能。此外,比亚迪还持续通过联合合作模式迅速布局软件领域,合作地平线、百度、Momenta及英伟达等公司。
供应链是新时代竞争的重要支撑
数据显示,2022年前三个季度,比亚迪在全球范围内交付新车118.5万辆,同比增长161.76%,引领行业增长。
在这场全球汽车行业的巨大变革中,除了产品力、渠道的比拼,供应链和产能成为关键胜负手。此前,平安证券便在研报中指出,比亚迪与特斯拉均有着远大的绿色梦想,供应链和产能将成为左右全球新能源销冠的关键。
来源比亚迪官博
2020年至今,全球汽车供应链一直存在断供风险,车载芯片、动力电池等零部件供应紧张已成家常便饭,众多车企都很难削弱外部环境对其产能所带去的影响。但比亚迪却在此环境中不断实现交付量的突破,对此,方正证券(601901)在研报中指出,比亚迪的核心技术自研自产自供的垂直供应体系,在当下,有效降低了汽车在生产过程中过分依赖于零部件供应商风险,同时在面对新能源原材料上涨,整车产品更具备竞争力。
公开信息显示,比亚迪是国内唯一掌握“三电”等核心技术的新能源车企,深耕新能源汽车技术十几年,零部件基本以对内供应为主。2016年之后,比亚迪逐渐梳理自身供应链体系,实现效率提升与资源最大化利用,以应对即将到来的新能源时代。
不仅实现“自给自足”,比亚迪进一步推进产业开放。自2019年12月起,比亚迪先后成立弗迪电池、弗迪视觉、弗迪科技、弗迪动力、弗迪精工等5家弗迪系公司,负责动力电池、车用照明、汽车电子、动力总成和汽车模具等零部件的研发制造,以及比亚迪电子负责车载智能系统,比亚迪半导体负责汽车半导体等。五家弗迪公司的成立,标志着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主要零部件完成了业务分拆,并进一步与行业开放合作。
新征程将向何方?
借技术与产品外观出圈的比亚迪,不仅在国内畅销,同样在海外受到热捧。事实证明,消费者乐意于为先进技术买单。
数据显示,得益于海外的旺盛需求,比亚迪海外销量节节走高,仅10月份,其出口数据已至9529辆。不同于此前国产汽车以价换量的海外销售策略,比亚迪在海外高举高打,乘用车出口普遍高于国内价格,比亚迪威售价前标明4.5-5.5万欧元,以及德国的是预售价7.2万欧元。业界认为,出口价格的提升,固然有出口海外,关税、运输费用增加导致销售成本增加等因素,但比亚迪产品技术具有竞争力才是关键。
来源比亚迪官博
公开信息显示,比亚迪唐EV在挪威上市发售两个月后,便已进入当地月度销量榜单前列;出口至新西兰的Atto车型已经销售一空。据比亚迪澳大利亚分销商 EVDirect信息,比亚迪在澳洲目前已有3500订单,预计22年澳洲销量可达2万辆。国金证券(600109)预计,比亚迪2022-2024年出口销量达5w、30w、60w辆。其中,23年预计欧洲月销1.5万辆,全年18万,占出口60%。2024年欧洲月销预计3万辆,全年36万。
值得一提的是,此前,国产汽车出口主要集中于拉美、非洲、东南亚等欠发达地区,销售车型以低价走量为主,在欧美发达市场难有作为,但新能源汽车时代的到来帮助国产汽车实现突破,比亚迪则是个中杰出代表。
有行业协会专家表示,在未来与特斯拉的长期竞争中,在技术和硬件方面保有优势的比亚迪具备不少胜算。在整车为王规律仍是主线的新时代,比亚迪有望帮助中国新能源(600617)汽车走向产业链关键位置,如同苹果、高通、博世那般,
2008年之前,王传福曾为比亚迪立下2025年成为世界第一车企的目标。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不乏艰辛与挑战,但比亚迪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。14年过去,比亚迪已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冠,新征程将向何方?
暂无评论内容